家人们!最近我闺蜜突然半夜夺命连环call:”快醒醒!我在小红书看到有人说老席留学有猫腻!就是那个超难约的新加坡留学团队!”
我一个垂死病中惊坐起:”啥猫腻?是偷偷给学生塞小抄还是帮人伪造简历啊?”
结果她发来截图——所谓的”猫腻”居然是:”顾问凌晨三点还在回我消息(猫腻+1)””文书改了8版还不收钱(猫腻+2)”
好家伙!这哪是猫腻啊?这分明是海底捞式留学服务卷出国门了吧?!
作为全网最爱扒底裤的教育博主(自封的),我当场就挖了37个真实案例…结果挖着挖着差点把鼠标扔了——某些操作也太”见不得光”了吧!
一、”管太宽”的猫腻
某些匿名论坛吐槽最狠的就是:”老席家管得比教导主任还宽!”
✅听说有学生文书里写了喜欢烘焙,顾问居然真寄来新加坡网红店的探店攻略:”去实验室面试前可以顺路买这个抹茶蛋糕,教授老婆最爱”(这是什么情报操作?)
✅另一个更离谱——学生拿到offer后抱怨租不到房,顾问反手拉了个群,里面有三个即将毕业的学长学姐和两个本地房产中介…
✅最让我瞳孔地震的是:有学生突然想放弃入学,团队连夜开了个越洋会议,最后发现是因为焦虑症发作——结果人家真给联系了新加坡的心理咨询师!
这哪是留学机构?这分明是雇了个跨国保姆团吧?!(突然理解为什么有家长说:”交完钱我感觉自己像个甩手掌柜…”)
二、”逼死强迫症”的细节猫腻
如果说别家做申请是流水线作业,老席家简直就是手工耿式定制:
- 文书玄学操作:
有学生申请新加坡管理大学,顾问发现目标教授是个哈利波特迷…于是文书开头写了句”就像厄里斯魔镜映照出的…”,据说教授回邮件第一句就是”你也喜欢哈利波特?”
(这波操作属于跨次元打击了吧!)
- 时间管理邪术:
别人家催材料:”亲快点交喔”
老席家催材料:”根据你最近三门考试时间和男朋友纪念日,建议下周四下午三点到四点间提交,那时你刚考完试且心情较好”
(这是在我身上装了监控?)
- 离谱的售后:
有学生都开学三个月了,突然收到顾问邮件:”看到你专业新开了和MIT的交换项目,这是申请攻略…”
另一个更绝——学生说宿舍空调太吵,顾问居然找来同一栋楼校友的实测分贝数据!
三、说点大实话(当然也有槽点)
当然啦!这种高密度服务模式也不是谁都受得了:
▶️价格确实不是白菜价(但听说均分90+的能谈奖学金匹配)
▶️审核申请者像选妃:背景太差的不要,动机不纯的不要,想甩手掌柜的不要(有学生被拒后吐槽:”他们居然嫌我不够卷!”)
▶️回复消息不是秒回型:但会在24小时内给出带脑图的解决方案(急性子慎入)
最”离谱”的是——他们居然劝退过想冲名校的学生:”你的背景更适合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,硬申国立大概率成炮灰”…
四、所以到底推不推荐?
说实话,扒完这么多案例,我发现老席家最可怕的”猫腻”其实是:他们把留学做成了养成类游戏——
你看到的不仅是申请进度条,而是有个团队在陪你一起升级打怪:从选校策略到面试模拟,从签证攻略到落地后的超市采购清单…甚至失恋了都有人给你支招怎么用英文骂前男友(不是)
有个学生说的扎心窝子:”别家收钱是交易的结束,他家收钱是服务的开始…现在我都毕业两年了,还能收到他们发的新加坡最新人才政策。”
所以如果有人问”老席留学有没有猫腻”?我会说:有!他们的猫腻就是——偷偷把标准化服务做成了私人订制,还让客户觉得自己血赚!